2011年7月24日 星期日

心導管(Cardiac catheterization)

[名詞解釋]
心導管檢查使用有彈性的塑膠管經靜脈或動脈進入心臟或大血管,置於定位後,可採集血液樣本測定血氧飽和度,測量壓力或注射顯影劑,特殊設計的導管可測量血液流速或利用超音波顯示周圍的結構(血管內超音波)。
[檢查目的]
心導管本身是一種侵入性檢查,可用於下列疾病的診斷:
(1)冠狀動脈攝影:直接經由導管注射顯影劑於冠狀動脈內,可了解冠狀動脈
整體的結構;是否有先天畸形、是否有狹窄(程度及範圍)可提供醫師擬
定治療計畫。
(2)心室心房攝影:直接注射顯影劑於心室或心房中,有助於了解:
1、心臟是否有不正常缺損(心室或心房中隔缺損)。
2、評估心室功能(心室收縮率及大小)。
3、瓣膜疾病(狹窄或閉鎖不全)。
(3)血氧飽和度測量:診斷心臟左側和右側間不正常通道。
(4)大血管攝影:直接注射顯影劑於主動脈或肺動脈內,可以協助診斷主動脈瓣疾病、肺動脈疾病、先天大血管畸形、肺栓塞和主動脈剝離等。
(5)血行動力學分析:利用血氧飽和度可以計算心輸出量,配合所測量的壓力(心室、心房、大血管)可以計算肺循環和系統循環的血管阻力。壓力的測量可診斷瓣膜狹窄疾病。

--觀察重點
(1)血壓脈搏。
(2)血管穿刺處腫大(皮下血腫)。
[療養重點]
(1)心導管可經由股動脈/靜脈,橈動脈(經手)內頸靜脈執行。
(2)心導管檢查執行後必須局部施壓止血。
(3)心導管檢查後應避免劇烈運動,避免血管穿刺處出血。
(4)如有過往對顯影劑過敏病史,應告知醫師,可事先給予抗過敏藥物減少
副作用。
(5)顯影劑會影響腎臟功能,慢性腎衰竭患者,應該與醫師討論檢查的必要性
及可能替代方案。
(7)糖尿病患者術前應停用降血糖藥物(Metformin)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